在中国,除东北、西北、华北北部因热量条件不足实行一熟制外,大部分地区实行复种制。中国耕地资源不多,因地制宜采用科学的耕作制度,可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保持良好的农业生态坏境,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亦是种植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什么是保护性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是针对旱区缺雨少水、蒸发严重、土地贫瘠、产量低而不稳、水土流失严重、难以持续发展的局面而提出的一种保水保土、增产增收的新型耕作技术。
农学概论,名词解释,什么是农作制度
农作制度又称耕作制度,农业经营制度。它是耕作制度为农作物种植制度及有关技术措施的总称。是指以土壤耕作为中心,包括施肥、灌溉、除草、水土保持、轮作倒茬等各项农业技术措施在内的农作体系。从广义来说,指农业熟制,作物布局。复种指数与耕作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改革耕作制度,在单位面积耕地上将原来一年只播种一季农作物的耕地,重复播种一季或两季,变一年一熟的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或三熟,从而增加复种指数。耕作制度是根据作物的生态适应性与生产条件采用的种植方式,包括单种、复种、休闲、间种、套种、混种、轮作、连作等。与其相配套的技术措施包括农田基本建设、水利灌溉、土壤施肥与翻耕、病虫与杂草防治等。耕作制度在一定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形成,并随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而发展变化。在农业发展史上,其演变过程大致由撩荒农作制、休闲农作制、连作农作制、轮作农作制向复种农作制发展。在中国,除东北、西北、华北北部因热量条件不足实行一熟制外,大部分地区实行复种制。复种北界已越过长城一线,双季稻种植已北移到北纬34°,在云贵高原已上升到海拔2420米处;三熟制界线由北纬25°北移到北纬32°。中国耕地资源不多,因地制宜采用科学的耕作制度,可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保持良好的农业生态坏境,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亦是种植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希望可以得到采纳!
耕作学作业题
一、解释名词 1、耕作学 2、种植制度 3、单作 4、间作 二、简述题 1、简述农业生产的严格地域性。 2、简述我国粮食生产发展的四阶段。 3、简述农业生产应用连作的原因。 三、论述题 1、试论述垄作耕法中扣种的作业方法,以及垄作耕法的优缺点。 耕作学作业题(二) 一、名词解释 1、套种 2、轮作 3、连作 4、土壤耕作 二、简答题 1、简述我国耕地质量不高的原因。 2、简述通过耕作保持水土的基本方法。 3、简述农业生产的强烈的季节性。 4、简述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决定因素。 三、论述题 1、试论述深松耕法的由来以及作业方法。 耕作学作业题(三) 一、名词解释 1、耕作制度 2、种植制度 3、复种 4、休闲 二、简答题 1、简述种植结构调整的步骤与内容。 2、简述合理轮作显著增产的原因。 3、简述植被与土壤侵蚀的关系。 4、简述农业生产的连续性。 三、论述题 1、试论述免耕法的由来、技术环节以及优缺点。 耕作学作业题(四) 一、名词解释 1、土壤培肥 2、轮作 3、连作 4、耕法 二、简答题 1、简述我国粮食生产的变化特点。 2、种植结构调整的原则。 3、简述土壤耕作的主要任务。 三、论述题 1、试论述建立土壤耕作制的原则。 耕作学作业题(五) 一、名词解释 1、混种 2、作物布局 3、重茬 4、种植结构 5、单作 6、耕层构造 7、耕法 二、简答题 1、简述间作、混作和套作与农田保护的关系。 2、简述地形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3、简述合理轮作显著增产的原因。 4、简述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决定因素。 三、论述题 1、试论述平翻耕法的作业环节,以及平翻耕法的优缺点。 2、试论述产生土壤侵蚀的原因。什么是保护性耕作技术
保护性耕作是针对旱区缺雨少水、蒸发严重、土地贫瘠、产量低而不稳、水土流失严重、难以持续发展的局面而提出的一种保水保土、增产增收的新型耕作技术。推荐你看《保护性耕作技术》2006.5.1出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