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土壤耕作工具

土壤耕作的主要方法有哪些(铧式犁的耕地方法有哪几种?)

时间:2025-01-26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7 栏目名: 土壤耕作工具 文档下载

土壤耕作的主要方法有哪些(铧式犁的耕地方法有哪几种?)

土壤耕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保护农田不受或少受土壤侵蚀的一类耕作方法,又称保土耕作法,主要有五种:
1、等高耕作法:在缓坡地上沿等高线耕翻作垄播种,形成等高窄垄和作物行,可减少径流和水蚀,有保土保肥作用。
2、沟垄耕作法:通过翻耕在坡地上形成较大的沟和垄,垄上栽种作物,可更有效地控制土壤侵蚀。一般也按等高线耕作,适于坡度较大的坡地采用。
3、残茬覆盖耕作法:地表留下足够数量的残茬或藁秆,用以保蓄土壤水分和养分,减少地面板结,茬地上直接播种。
4、带状耕作法:播种行耕翻种植作物,行间留茬覆盖,土壤局部耕作,而全田终年覆盖。
5、少、免耕法:前作物收获后,不单独进行土壤耕作,而在茬地上直接播种后作物的一种耕作方式。

土壤基本耕作方法有哪些

(一) 土壤耕翻
1. 耕翻方式
- 半翻垡耕翻:垡块翻转角度约为135度,耕深20至625px,常在晚秋至早春作物收获后使用。
- 旋耕法:利用旋耕机作业,深度可达12至450px,多在夏季倒茬时采用,但会破坏土壤团粒结构。
2. 耕翻时期
- 秋翻:为基本耕作方式,将底土翻至地表,通过冻垡、晒垡实现熟化,有效灭茬、除草、消灭病虫害,并具有保水保墒作用。
- 春翻:在秋茬收获晚或早的地块进行,或在适耕性差的过湿粘土地块采用,应尽早进行,通常在土壤解冻16至450px或返浆期。
- 夏翻:在秋菜播种前进行,主要作用是灭茬和疏松土壤,耕深以13至375px为宜。
3. 耕翻深度
- 机引壁犁耕翻深度约为20至625px,畜力耕翻深度多为16至550px。加深耕层可增产,提倡深耕至1250px以内,以提高产量。
(二) 表土耕作
1. 耙地
- 目的是疏松表土,破碎耕层土块,平整地面,保持墒情,为播种作准备。通常在耕翻后连续进行。
2. 耢地
- 常在耙地后进行,有助于形成地表覆盖层,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同时碎土和平地。
3. 镇压
- 目的是碎土保墒,尤其在早春顶凌压地以碎土为主,干旱年份可保住底墒,播种前能保证深度一致,播种后有助于种子与土壤密接。
(三) 中耕与培土
1. 中耕作用
- 疏松土壤,提高温度,促进根系发育,增强土壤通气、蓄水、保墒能力,增加土壤含氧量,促进根系吸收。
2. 中耕深度
- 依据蔬菜种类而定,浅根系作物如黄瓜、葱蒜类需浅耕,深根系作物如番茄、南瓜可深中耕,深度约2至3寸。生育期上,苗期和后期宜浅耕,中期可深一些。
3. 培土
- 增加局部土层厚度,软化产品器官,促进形成和增大,有的促生不定根,增加吸收养分,也有防止倒伏、增强排涝、防寒、防热等功能。
(四) 整地作畦
- 耕翻、耙、耢后,需整地作畦以便灌溉、排水、密植和管理。畦的类型取决于气候、土壤、地下水位和蔬菜种类,常见类型包括平畦、高畦和垄。

铧式犁的耕地方法有哪几种?

悬挂式、双向犁。
1、悬挂式铧式犁是一种用于翻耕防火线的铧式犁。悬挂在牵引架中心线上的组合铧犁将两个犁体的犁壁呈“八”字对分排列固为一体;在组合铧犁前部牵引架中心线上悬挂有圆犁刀;在组合铧犁后面的牵引架上对称的悬挂有侧铧犁,所述的侧铧犁的犁壁面与组合铧犁同侧犁壁面同向。
2、双向犁是铧式犁的一种特殊形式,带有左翻和右翻两组犁体(普通铧式犁都用右翻犁体),或带有翻垡方向可以变换的一组犁体,使犁在耕作的来回行程都向同侧翻土,耕后地表不留沟埂。这种犁常用于斜坡地、灌溉地、小块地和形状不规则地块的耕翻作业。
铧式犁是一种耕地的农具,为全悬挂式铧式犁,由在一根横梁端部的厚重的刃构成,通常系在一组牵引它的牲畜或机动车上,也有用人力来驱动的,用来破碎土块并耕出槽沟从而为播种做好准备。
具有打破犁底层、恢复土壤耕层结构、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消灭部分杂草、减少病虫害、平整地表以及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标准等作用。



扩展资料
铧式犁是土壤耕作最常用的机具。它的主要工作部件是由犁铧、犁壁等组成的犁体。犁铧和犁壁的工作面为连续、光滑的犁体曲面,其形状和参数根据不同的土壤和耕作要求选取,并与机组的行进速度有关。
不同的犁体曲面具有不同的翻土、松土、碎土和覆盖杂草残茬等作用。80年代初出现的调幅犁是铧式犁传统结构的一个较大突破。调幅犁的调幅程度通过改变主梁与机器前进方向的夹角大小而变化,以适应在各种土壤条件下耕作时的不同阻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铧式犁

保护性耕作方式有哪些

水稻半旱式栽培,秸杆还田,免耕栽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