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权依法承包由本集体经济组织发包的农村土地,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剥夺和非法限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承包土地的权利。以转让土地使用权实际缴纳的营业税为计税依据。教育费附加的征收标准为3%,地方教育附加征收标准为2%。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0%的部分,税率为60%。单位转让土地使用权,取得的转让所得计入应纳税所得额计征企业所得税。
土地承包制是哪一年开始的
土地承包制是从1983年开始的。土地承包制是从1983年开始的。法律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权依法承包由本集体经济组织发包的农村土地,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剥夺和非法限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承包土地的权利。
土地买卖要交什么税
1、营业税。凡转让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为营业税的纳税义务人。以转让土地使用权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按5%税率计算缴纳。单位和个人销售或转让其购置的不动产或受让的土地使用权,以全部收入减去不动产或土地使用权购置或受让原价后的余额为营业额。、2、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以转让土地使用权实际缴纳的营业税为计税依据。城建税的税率。纳税人在市区为7%;在县城、建制镇的为5%;不在上述地区的为1%。教育费附加的征收标准为3%,地方教育附加征收标准为2%。
3、土地增值税。凡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为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转让非国有土地和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出让国有土地的行为不征土地增值税。其计税依据为转让土地使用权所取得的增值额。
税率为: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的部分,税率为30%。
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100%的部分,税率为40%。
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100%、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0%的部分,税率为50%。
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0%的部分,税率为60%。
4、所得税。个人转让土地使用权,取得的转让所得按“财产转让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差价的20%。单位转让土地使用权,取得的转让所得计入应纳税所得额计征企业所得税。
5、印花税。土地使用证,每本贴花5元;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按产权转移书据征收印花税,按合同载明转让金额0.5‰缴纳。
6、契税。在我国境内转移土地、房屋权属,承受的单位和个人为契税的纳税人。土地使用权出售按成交价格的3%缴纳;土地使用权赠与、交换按征收机关参照土地使用权出售的市场价格核定金额的3%缴纳。
希望以上问题能对您有所帮助,若还有其他法律问题请你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条
国家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
农村土地承包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可以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
第四条
农村土地承包后,土地的所有权性质不变。承包地不得买卖。
中央定调:土地承包最新消息!一户一宅认定标准怎么确定?
站在农民角度、收藏三农!农民兄弟们大家好,我是三农老道!这些年国家针对农村的发展,可以说投入了真金白银,乡村经济的全方位崛起,也为我们农民带来了新的机会。特别是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农房价值水涨船高,很多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也迎来了全新的风貌。
我们农民拿到了土地确权证书,大家的财产性权益也迎来了进一步的提高。
今天老道就要为大家重点收藏一下,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之下,涉及到土地承包方面的最新消息。
同时,在国家全面推进农村土地改革的过程中,一户一宅地认定又有哪些具体标准。
如果出现一户多宅,最终又会如何处理,是否会收回宅基地?如果你也关心这些问题,请你一定要看到最后。
【中央定调:土地承包最新消息!一户一宅是如何确定的?】
老道说:其实随着为期五年的土地确权行动全面收尾之后,我们很多的农民兄弟已经领到了承包地和宅基地的确权证书,农民和土地之间的权属关系变得更加紧密,土地承包期也迎来了进一步的延长。
在土地二轮承包到期之后,根据国家下发的《土地管理法》相关要求来说,土地承包期还将继续延长30年。
由此可见,国家针对土地承包的政策并未改变,依然会按照“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基本方针来实施。
那么保障农民和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是否说明未来农民就没有机会申请承包地?其实我们也不能这么武断地做下判断,按照现在实施的《土地承包法》内容来说,我们农民依然有机会去申请承包地。
比如:咱们所处的村集体本身在之前就预留有机动地的,那么我们无地农民就可以主动申请村内的机动地来进行耕作。
另外我们也可以与同村的集体成员之间,进行土地承包权的流转来获得土地。
如果没有以上两种途径,大家也可以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来开垦荒地,实现农地种植。
尤其是在在这两年,粮食价格行情坚挺上扬,农民的种地收益也能够得到保障。
国家涉及到粮食产业的相关补贴政策,更是层出不穷。
也希望广大的无地农民能够重点收藏本村可申请机动地情况,按照《土地承包法》的具体要求来积极主动申请。
除了承包地的相关消息之外,我们来继续收藏一下一户一宅认定的相关情况。
毕竟现在国家已经全面启动了“农村自建房排查行动”,村干部们也在统计各家各户的住房情况。
那么在一户一宅的认定标准上有哪些具体要求?到底多少人算一户,多大面积算一宅?下面老道也给大家做一个简单分析。
首先,在一户一宅的认定方面,国家并没有明确的具体标准。
其实是否属于一户一宅,还是要看户口簿成员人数和各地方制定的人均宅基地面积标准。
如果咱们户口簿上只有一个人,可以算成一户,户口簿上有十个人也可以算作一户。
所以一户一宅当中的一户,主要是看户口簿的家庭成员,在人数上并没有具体限制。
而涉及到宅基地面积方面,也总体是根据当地的人均宅基地面积,乘以户口簿的家庭成员人数来换算得出的宅基地认定标准。
下面老道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举例,相信大家就能够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如果我们地方的人均宅基地标准在50_,而家庭成员有四个人,那么一户一宅的标准为200_。
假设我们这个家庭有两处宅基地,分别是90和100_,那么他们也是属于一户一宅。
如果他们的实际宅基地面积超过了200_,多出的面积或将面临征税有偿使用,所以不属于一户多宅的情况,也不会面临收回宅基地,这一点也希望大家能够放心。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2022年,老道相信随着国家各项土地改革政策的稳步落地,未来的农村土地活力也将全面释放,土地的增值也将为农民的增收保驾护航。
在这里,老道也恳请大家一起行动,点击文末右下角的【在看】,一起为国家的土地改革政策、乡村振兴战略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