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局部耕作,而全田终年覆盖。又称零耕、板田耕作、留茬耕作。目的在于尽量减少土壤耕作次数,减小土壤压实程度,保护和改善土壤结构,防止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多雨地区可免滥耕滥种而影响播种质量。翻耕能疏松耕作层,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弱土壤水分蒸发,有效地控制土壤返盐。盐碱地翻耕的时间最好是春季和秋季。腐殖酸钠还能刺激作物生长,增强抗盐能力。因此,增施有机肥料是改良盐碱地,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
翻耕什么意思?是把地翻松吗?
翻耕是指: 使用犁等农具将土地铲起、松碎并翻转的一种土壤耕作方法。通称耕地、耕田或犁田。其作用是:疏松耕层,利于纳雨贮水,促进养分转化和作物根系伸展;能将地表的作物残茬、肥料、杂草、病菌孢子、害虫卵块等埋入深土层,提高整地播种质量,抑制病、虫、杂草生长繁育。翻耕在世界农业中的应用历史悠久,范围广泛。农民在播种之前,为什么要先把土地耕一遍呢?
题主问的就是我们常说的翻土,因为深翻土壤有几个良好的作用,能够让提升作物生长效率,减少病害发生,具体来说,深耕土壤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
第一,深耕可以疏松土壤
我们熟悉的土壤是厚实、坚硬的,这样的土壤孔隙度比较密集、通透性比较差,如果直接播种和定植的话,根系不易下扎,水肥也不能很好地渗透。经过深耕之后的土壤,土壤变得疏松,因此对于作物的生长更有利,不仅根系下扎更容易,土壤的保水保费能力也会提升,同时土壤的通气性也在提升,有利于作物的播种和发育;
第二,深耕可以减少病害发生
蔬菜种植最怕出现土传病害,在一年种植结束后,很多病菌、虫卵都存留在土壤深层,如果不深耕的话,病菌在土壤中不断繁殖,必然会影响到下一年的作物生长。通过深耕土壤能够把深层土壤翻出,经过阳光暴晒可以杀灭其中的病菌、虫卵,再配合药剂、灌根等方法,能够杜绝次年发生土传病害。
第三,深耕能提高土壤肥力
很多人认为作物生长的养分都依靠肥料,其实土壤中的养分对作物生长也有很大的影响,而且作物生长的绝大多数养分都来自土壤,深耕可将绿肥、作物残茬和施在表土层的有机肥翻埋到下层,为微生物的生存、繁殖和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加速土壤熟化的进程,通过土壤微生物的分解、转化,最终提高有机肥的肥效,改善土壤情况。
第四,深耕可以恢复土壤结构
长年种植的土壤受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坏,这些土壤会有板结、盐渍化等情况,经过深耕可以将结构不良的上层土壤翻到下层,这些土壤在深层土壤中逐渐恢复,次年深耕时又被翻到土壤上层,这样循环反复,对于土壤是一种保护,也可恢复土壤结构。
所以说,土壤深耕的好处很多,但是也要注意深耕的时间和深耕的深度。深耕的时间一般选择在作物收获后进行深耕是最佳时机,这个时候可以将地面的残茬翻入深层土壤,腐烂后成为肥料;深耕的深度要因地制宜,比如干旱地区深耕要浅一些,盐碱地深耕则相对深一些。
土壤耕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保护农田不受或少受土壤侵蚀的一类耕作方法。又称保土耕作法。主要有五种:①等高耕作法。在缓坡地上沿等高线耕翻作垄播种,形成等高窄垄和作物行,可减少径流和水蚀,有保土保肥作用。②沟垄耕作法。通过翻耕,在坡地上形成较大的沟和垄,垄上栽种作物,可更有效地控制土壤侵蚀。一般也按等高线耕作,适于坡度较大的坡地采用。③残茬覆盖耕作法。地表留下足够数量的残茬或藁秆,用以保蓄土壤水分和养分,减少地面板结,茬地上直接播种。④带状耕作法。播种行耕翻种植作物,行间留茬覆盖。土壤局部耕作,而全田终年覆盖。⑤少、免耕法。前作物收获后,不单独进行土壤耕作,而在茬地上直接播种后作物的一种耕作方式。又称零耕、板田耕作、留茬耕作。一般用联合作业免耕播种机在前茬地上一次完成切茬、开沟、喷药除草、施肥、播种、覆土等多道工序。广义的免耕也包括少耕。目的在于尽量减少土壤耕作次数,减小土壤压实程度,保护和改善土壤结构,防止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多雨地区可免滥耕滥种而影响播种质量。但残茬覆盖,土温较低时会影响作物生长;在其分解过程中会产生有毒物质,不利于后作种子萌发和根系生长;除草剂和杀虫剂耗费较多,其防治效果有时也不显著。长期免耕也会带来土壤板结和加重病、虫、草害等问题。低洼易涝、土质黏重坚实和耕层构造不良的田地不宜采用免耕。盐碱地用什么肥料好呀
盐碱地施肥的总原则是以增施有机肥为主,比如人和动物的粪便。它含有大量有机质,有利于生根保苗。条件具备的地方可以大量采用秸秆还田,减轻盐碱对作物的危害。盐碱土壤含氯较多,因此含氯复合肥不宜使用。施用化肥时应注意灌溉,这样可以降低土壤溶液浓度,由于盐碱土不易保全苗,种肥施用要当心,尽量不要靠近种子,以免影响发芽。盐碱地改良方法:
1、洗盐。洗盐就是把水灌到盐碱地里,使土壤盐分溶解,通过下渗把表土层中的可溶性盐碱排到深层土中或淋洗出去,侧渗入排水沟加以排除。
2、平整土地。平整土地可使水分均匀下渗,提高降雨淋盐和灌溉洗盐的效果,防止土壤斑状盐渍化。
3、深耕深翻。经过耕翻,可把表层土壤中盐分翻扣到耕层下边,把下层含盐较少的土壤翻到表面。翻耕能疏松耕作层,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弱土壤水分蒸发,有效地控制土壤返盐。盐碱地翻耕的时间最好是春季和秋季。
4、适时耙地。耙地可疏松表土,截断土壤毛细管水向地表输送盐分,起到防止返盐的作用。耙地要适时,要浅春耕,抢伏耕,早秋耕,耕干不耕湿。
5、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有机肥能提高土壤的缓冲能力,降低土壤碱性。腐殖酸钠还能刺激作物生长,增强抗盐能力。有机质在分解过程中产生大量有机酸,一方面可以中和土壤碱性,另一方面可加速养分分解,促进迟效养分转化,提高磷的有效性。因此,增施有机肥料是改良盐碱地,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