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马,出现于北宋时期,是拔稻秧时乘坐的专用工具。脱粒工具南方以稻桶为主,北方以碌碡为主,春秋时出现的脱粒工具梿枷在我国南北方通用。担筐主要在山区或运输量较小时使用,车主要使用在平原、丘陵地区,其运载量较大。
十二种常见的农具
十二种常见的农具如下:
1、锄头
锄头,在农村,是非常普遍存在的农用工具了,只要是在农村种地的,都会有这种锄头的,只不过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生活习俗不同,锄头的样式与形状有所差别而已。
2、犁
农村耕地,好多的地方还都是沿用几千年前的方式,用牛拉着犁来耕田的,前面一头牛或者是两头牛来拉,中间是犁,后面就是一个人赶着牛掌握方向,及犁田的深浅。
3、工具耙
耙和犁是两个“兄弟”,犁和耙是配合着来使用的,一纵一横,把田弄平方便用来插秧苗。耙是由木和铁组成的,制作这种耙要请农村的老木匠才行,买回来的耙齿,选用一根坚硬的树木,凿好洞,上面是一个横杆,是用来手扶的。
4、禾滚
在以前种植两季水稻的时候,用的多,那是在种第二季水稻的时候,刚割完早稻后,就用这种农具打一下田,把禾苗根打一下方便插田的。
5、扮桶
稻谷熟了后,用镰刀把禾苗割倒,一手一手地放好,然后就用扮桶一手一手地把禾苗上的稻谷打掉,一手要打10来下才能打干净。后面发展用脚踩地打谷机,再后面就是用电的,或者是柴油机和汽油机带动的打谷机,不再用脚踩了,就轻松多了。
十二种常见的农具
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十二种常见的农具包括镰刀、耙子、石磨、木犁、锄头、扁担、箩筐、风车、板车、竹筛、铁锨、打谷机等。除此之外,常见的农具还有簸箕、晒笤、扫把、铡刀、石碾子、斧头、背篓等。
一、镰刀
镰刀一般由木柄和刀片构成,外观呈月牙形状,刀片上带有斜细的小锯齿(有些没有小锯齿),常用于收割庄稼和牧草。
二、耙子
通常由耙体、柄头和手柄构成,主要作用是在晒谷子,柴草的时候,归拢或者是散开谷物,柴草;又或者是在犁地结束后,用于平整土地。
三、石磨
由两块尺寸相同的磨盘构成,两层的接合处都有排列整齐的磨齿,使用时将粮食从磨盘上方小孔倒入,然后转动磨盘即可。常用于把米、麦、豆等粮食加工成粉或者浆。
四、木犁
木犁由一张犁铧,由犁尖、犁镜、犁床、犁托、犁柱等多部件组成,木犁的下端有着用来翻土的铁器(普遍为三角形),称作犁铧。木犁后端竖起弯曲的木柄可以供人手扶,掌握方向。常由牛作为原动力,牵引犁来翻土。
五、锄头
由锄刃和木柄构成,锄刃由铁制成,常设计为扁扁长长的形状(长方形、狭长形、梯形)。常用于收获、挖穴、作垄、耕垦、盖土、除草、碎土、中耕、培土等。
六、扁担
由木头或者是竹子制成,外观扁而长,通常两端较窄,中间较宽,表面光滑。常用于挑、抬物品。
七、箩筐
一般由竹篾编制而成,外观为圆形,中空。常用于搬运谷物或者是存储物品。
八、风车
风车顶端有个入料仓,下面有一个漏斗(用于出稻谷),尾部出谷壳、瘪谷,风车中间有一个大叶轮,摇动手柄后,叶轮转动,产生风力,将稻谷中的空粒,瘪粒从尾部吹出。
九、板车
由一块平板,两个轮子,一根横轴组成,前端有着供人使力的两根木柄。常用于拉稻子、大米或者木材。
十、竹筛
由竹篾编制而成,与箩筐不同,呈扁平状,底部有小孔,常用于筛选不同直径的物质颗粒。
十一、铁锨
由木柄和锨头组成,有的铁锨头呈扁平长方形,半圆尖头,常用于翻土;有的前端较宽,中间较凹,常用于挖或抛掷物料。
十二、打谷机
在收割机未广泛使用时,农民常常使用打谷机来将谷子和禾苗分离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