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变趋势排列正确的是A项。从此,铁犁牛耕成为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隋唐时期进一步发展,出现曲辕犁,中国犁耕技术成熟。随着生产工具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日益完善和水利工程的不断兴建,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分别在中国的北方和南方形成,并日臻成熟。曲辕犁的发明,是自汉代之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古代农耕工具及出现的朝代
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远古);
进入文明时代,耒、耜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商周);
春秋战国:铁农具日益普遍,牛耕开始;
汉代:安装犁壁,牛耕普遍,出现耧车和代田法;
唐代:曲辕犁的发明;
灌溉工具:三国翻车、唐代筒车等。
古代农业体系包含的主要内容
多元交汇的农业起源;从耒耜到曲辕犁的生产工具的进步
水利设施的逐完善;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的耕作方式的演变
原始农业耕种方式由什么到什么原始农业产生的时间
1、耕种方式演变:中国古代的耕作方式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原始社会),到石器锄耕(商周时期),再到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的转变。2、原始农业的产生时间:原始农业是指在原始自然条件下,人们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农事活动的阶段。这一阶段大约始于12000年前,在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期出现了原始农业的雏形。
1) 原始农业的特征包括使用原始的石器工具,采用粗放的刀耕火种方式,实行简单的集体劳动,以及获取有限的生活资料。
2) 原始农业的技术突破主要体现在野生动植物的驯化和栽培,其中稻谷和陶器的出现是重要标志。
3) 原始农业大致持续了7500年,从大约1万年前至公元前500年,这一时期的农业以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人力为主要劳动力,经营方式较为粗放。
4) 公元前500年至公元1800年,进入了传统农业阶段,这一时期金属和木制农具逐渐取代了石器,农业经营逐步向精耕细作转变,劳动力包括人力、畜力、风力和水力。
5)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近代农业兴起,这一时期农具开始采用半机械化和机械化,同时自然科学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生产技术体系的形成,农业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
6) 20世纪中叶以来,现代农业发展,特点是依赖机械和化肥、农业、水利灌溉、生物和信息技术,工业部门提供物质和能源,农业主要从事商品生产。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耕种方式的演变和原始农业的产生时间,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中国古代农耕方式演变的趋势是 &nb...
A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1)“刀耕火种”——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2)“石器锄耕”——商周时期,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3)“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演变趋势排列正确的是A项。
点评: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有:
(1)耕作方式——铁犁牛耕为主;
(2)耕作技术——精耕细作;
(3)基本模式——小农经济。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是如何发展变化的
原始农业耕作方法主要是刀耕火种,商周时期开始使用青铜农具,春秋时期,出现了铁农具;战国时期,铁农具得到普遍推广。春秋后期,牛耕出现,战国普及。从此,铁犁牛耕成为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隋唐时期进一步发展,出现曲辕犁,中国犁耕技术成熟。
随着生产工具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日益完善和水利工程的不断兴建,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分别在中国的北方和南方形成,并日臻成熟。
扩展资料:
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也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西汉中期,人们发明了犁壁。犁壁在使用时,可以把土按一定方向翻倒,并能同时完成翻土、灭茬、开沟、起垄等工序。自此之后,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
唐代,在长江下游一带早已出现了曲辕犁(又名江东犁)。曲辕犁的发明,是自汉代之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曲辕犁与前代犁相比有三个优点:
1、曲辕和犁褩的出现,这不仅减轻了自身重量,而且克服了直辕犁回转相妨的缺点。
2、犁评、犁梢的出现,使得入土的深浅、起土的宽窄更加随心所欲。
3、犁底修长,犁梢手控,使得耕作时平稳、深浅一致,利于水田使用。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精耕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