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作措施有哪些(水土保持农业措施包括哪些技术内容?简要说明农业耕作措施的技术要点?)
财政部表示,今年将把支持“三农”作为预算安排和财政工作的重点,突出加强农业基础,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一是加大补贴农民力度。安排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4项补贴1230.8亿元,增长19.4%。支持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增加农民收入。水土保持措施主要包括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耕措施。在中国西北干旱地区,用砂砾铺盖砂田可以防止风蚀、水蚀、盐碱,抗旱保墒,稳定地温。

农作措施有哪些
今年中央财政支持“三农”将会采取哪些措施? 财政部表示,今年将把支持“三农”作为预算安排和财政工作的重点,突出加强农业基础,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方面的支出7161.4亿元,比上年增加1205.9亿元,增长20.2%。 一是加大补贴农民力度。安排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4项补贴1230.8亿元,增长19.4%。其中,粮食直补安排190亿元,增长25.8%;农资综合补贴安排756亿元,增长5.6%;大幅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安排130亿元,增长2.25倍,补贴种类由9大类扩大到12大类,覆盖到全国所有农牧业县;增加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规模,在已实现水稻良种补贴全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小麦、玉米等良种补贴范围,安排154.8亿元,增长25.4%。支持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增加农民收入。 二是支持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其中安排用于农业生产方面的支出2642.2亿元。支持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新的扶贫政策;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稳定现行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的基础上,研究适当提高种植业补贴比例,稳步增加补贴品种;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支持加快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进度,强化灌区改造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沼气工程投入,再解决600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增加500万农村沼气用户。 三是支持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安排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支出2693.2亿元。支持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环境建设,实施农村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四是安排主要农产品储备费用和利息支出576.2亿元。 此外,中央财政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一般性转移支付大部分也将用于“三农”和民生支出水土保持农业措施包括哪些技术内容?简要说明农业耕作措施的技术要点?
水土保持措施主要包括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耕措施。
3000年前,据《汉书》记载,“后稷始圳田”,圳即,是中国最早采用的沟垄种植法。西汉时提出了沟垄互换的代田法,随后又推广了古代的区田法。区田(类似后来的)以及后来出现的草田轮作制等都有水土保持的作用。到了近代,水土保持农业技术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现在,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形式和社会经济条件,一般可选用下列几种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
以改变小地形为主 采用横坡耕犁、开沟起垄、挖坑掏钵等方法,改变微小地形、增加地面糙度、减缓径流流速、增加土壤入渗,以形成无数个微小的地面及地表层的蓄水库,就地拦蓄降水。主要措施有:改顺坡耕种为横坡等高耕种;坡地上深耕,等高开沟起垄;垄沟内培土,分段拦蓄;坡地上等高播种,时开沟培垄;种子播在垄沟内,中耕时挖垄填沟,把沟培成垄,垄挖成沟;通过耕翻加工,结合开沟,用生土培埂,把熟土和集中填在沟内,修成0.65~1米宽的小型等。类似的方法还有抗旱蓄水聚肥耕作(又名抗旱丰产沟)和抽槽聚肥耕作;结合深翻挖坑,生土培在坑的下方,熟土填在坑内,坑与坑交错,等高成行;半旱式耕作,在稻田中挖沟培垄,返青前淹水,分蘖后保留半沟水;在夏休坡地或牧坡地,每隔一定距离沿等高线开沟,以蓄水拦泥,减少冲刷等。
以增加植物被覆度为主 用密生作物或增加植物被覆度或被覆时间,减少耕地。如、谷子、豆类等作物被覆度较高,、苜蓿等的被覆度可达90%。用疏密不同的作物或牧草间作、混播,可以增加植物被覆度。用夏熟作物与秋熟作物或牧草间作套种,可增加植物被覆时间,减少溅蚀及坡面冲刷。将这些疏密不同、被覆不等的作物采用等高带状间作,还有改变小地形、增加地面糙率的效果。在土地较多的地区,可实行作物与牧草或作物与柠条、等灌木等高带状轮作,保持水土的作用更为显著。在黄土高原地区,草带或灌木带还可逐渐形成地坎,减缓地面坡度。
以增强土壤抗蚀力为主 用残茬、秸秆覆盖,可以保护地面,减少蒸发,增加,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在中国西北干旱地区,用砂砾铺盖砂田可以防止风蚀、水蚀、盐碱,抗旱保墒,稳定地温。实行少耕与,可免所造成的孔道遭到破坏,改善,增强抵抗雨滴溅蚀和风蚀的能力。少耕结合深松,还可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透水性和持水力。此外,在休闲地、茶园、桑园、果园等裸露地上种植覆盖作物或在经济作物的行间采用地膜(又称地幕)覆盖,也可改良土壤,减少水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