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土壤耕作工具

农用工具有哪些(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工具有了哪些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时间:2024-06-17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01 栏目名: 土壤耕作工具 文档下载

由于洛阳铲铲头后部接的木杆太长,目标太大。而今,洛阳铲的家族已经十分庞大,比如电动洛阳铲,俨然一个小型的钻探机。如今,学会使用洛阳铲来辨别土质,是每一个考古工作者的基本功。另有一种说法是:中国河南洛阳附近农村的盗墓者李鸭子于20世纪初发明洛阳铲。参加田野考古的人员每人至少要有一把手铲。

农具有哪些(附加图片)

农具有木犁,耙,耧,镰刀,锄头,石铲,石刀,石磨盘等等。
木犁 以牛牵引用于翻土,犁铧、犁壁为铁制,余皆木制。80年代后,平原多以机耕,山区尚有少量使用。

耙 用于耕后碎土,呈长方形,木架铁齿,耙架上装10余把铁刀片,以刀片滚动切碎泥块。

镰刀 俗称割刀,呈月牙状,刀口有斜细锯齿,尾端装木柄,用以收割稻麦。50年代受苏北、山东大镰刀影响,刀体、刀柄稍有加长,为今收割常用工具。

锄头 用于松土、削草。可分劈草锄、阔板锄、开山锄等。

耧 也叫耧犁。据东汉崔寔《政论》记载,耧犁是西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所发明,其使用方法和功效是:“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这种耧犁就是现在北方农村还在使用的三脚耧车。耧车有独脚、二脚、三脚、甚至四脚数种,以二脚、三脚较为普遍。王祯《农书· 耒耜门》记载,两脚耧的具体结构为:“两柄上弯,高可三尺,两足中虚,阔合一垄,横桄四匝,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

农用工具有哪些

1. 农用工具的定义

农用工具是指用于耕作、播种、收割等农业生产活动的各种工具、机械设备和配件。农用工具的类型很多,有手工工具和机械工具之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手工工具的类型

手工工具可以根据用途的不同,分为很多小类。例如:

2.1 犁:一种农用工具,通常用于犁地,将土地翻面并弄松。

2.2 锄:一种农用工具,主要用于松土、锄草、开沟、整平等

2.3 镢头:用于整地实现松土等作用的工具。

2.4 锄头:用于锄草和松土。

3. 机械工具的类型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传统的手工工具被越来越多地替代。下面列举几种常用的农机工具:

3.1 拖拉机:一种农用机械,通常用于耕耘、播种、收割和运输。

3.2 捆扎机:主要用于将农作物捆扎成方便存储和运输的小捆。

3.3 喷雾器:主要用于农作物的除虫、杀菌和防雨等。

4. 农用工具的优点和缺点

4.1 优点:

农用工具的使用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农民的劳动力负担,同时也为农民带来了更好的收入。

4.2 缺点:

农用工具虽然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但是对于一些小型农村家庭来说,购买和维护农用工具的成本可能过高。

5. 农用工具在农村现代化中的作用

现代化的农村需要大量的农用工具和农机设备来实现高效、高产和高质量的农业生产。农用工具和农机设备的使用可以提高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的收入,加快农村现代化的进程。

6. 小结

农用工具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无论是传统的手工工具还是现代化的农机设备,都在为农业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

考古需要哪些工具?

洛阳铲、手铲、考古铲、普探铲、泥(套)探铲、灰桩铲、炮眼铲、刷铲以及各种型号探铲、各种专业考古工具组合式考古探针、墓中探取物用的专业工具---T形探针等。 下面简介一下几种工具: ①洛阳铲,又名探铲,一种考古学工具,为一半圆柱形的铁铲。一段有柄,可以接长的白蜡杆。使用时垂直向下戳击地面,可深逾20米,利用半圆柱形的铲可以将地下的泥土带出,并逐渐挖出一个直径约十几厘米的深井,用来探测地下土层的土质,以了解地下有无古代墓葬。常见的洛阳铲铲夹宽仅2寸,宽成U字半圆形,铲上部装长柄洛阳铲虽然看似半圆,其实形状是不圆也不扁,最关键的是成型时弧度的打造。长20至40厘米,直径5至20厘米,装上富有韧性的木杆后,可打入地下十几米,通过对铲头带出的土壤结构、颜色和包含物的辨别,可以判断出土质以及地下有无古墓等情况。洛阳铲的制作工序有20多道,最关键的是成型时打造弧度,需要细心敲打,稍有不慎,打出的铲子就带不上土。不仅如此,洛阳铲在制作工艺上更为复杂,通常制造一把小铲需要经过制坯、煅烧、热处理、成型、磨刃等近二十道工序,故而只能手工打制。随着时代的发展,一般的洛阳铲已经被淘汰,新的铲子是在洛阳铲的基础上改造的,分重铲和提铲(也叫泥铲)。由于洛阳铲铲头后部接的木杆太长,目标太大。所以弃置不用,改用螺纹钢管,半米上下,可层层相套,随意延长。平时看地形的时候,就拆开,背在双肩挎包里。而今,洛阳铲的家族已经十分庞大,比如电动洛阳铲,俨然一个小型的钻探机。最早广泛使用的地方是盗墓,而今则成为考古学工具。著名的考古学家卫聚贤在1928年目睹盗墓者使用洛阳铲的情景后,便运用于考古钻探,在中国著名的殷墟、偃师商城等古城址的发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学会使用洛阳铲来辨别土质,是每一个考古工作者的基本功。另有一种说法是:中国河南洛阳附近农村的盗墓者李鸭子于20世纪初发明洛阳铲。1923年前后,马坡村村民李鸭子来到他家附近一个叫孟津的地方赶集,转了一会儿,他便蹲在路边休息。李鸭子平日里以盗墓为生,所以他经常想的也是有关盗墓的问题。这时,他看到离他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包子铺,卖包子的人正准备在地上打一个小洞,他在地上打洞的工具引起了李鸭子的兴趣。因为他看到,这个东西每往地下戳一下,就能带起很多土。盗墓经验丰富的李鸭子马上意识到,这东西要比平时使用的铁锨更容易探到古墓,于是他受到启发,比照着那个工具做了个纸样,找到一个铁匠照纸样做了实物,第一把洛阳铲就这样诞生了。 ②手铲,是田野考古最基本的工具。参加田野考古的人员每人至少要有一把手铲。主要用于刮地、壁,以辨认土质土色。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工具有了哪些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生产中开始使用铁器和推广牛耕技术,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青铜器的产生和制造,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上逐步广泛使用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栏目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