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土壤耕作工具

耕地应该怎么操作(农村土地承包流程怎么走)

时间:2024-06-18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土壤耕作工具 文档下载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各项建设和土地用途管制的法律依据。任同时应加大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执行的监督力度,重点监督耕地被占用情况。各地积极探索如何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重庆“地票交易”、天津“宅基地换房”以及江苏“万顷良田建设工程”等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耕地可持续利用的措施

耕地可持续利用的措施:科学编制和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范土地市场,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完善和规范土地市场秩序,大力推进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提高土地利用率,积极稳妥推进城市化;清理、整顿开发区,健全审批程序;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少耕地的灭失。

一、科学编制和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各级政府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原则为,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占用耕地与开垦耕地相平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各项建设和土地用途管制的法律依据。任同时应加大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执行的监督力度,重点监督耕地被占用情况。

二、规范土地市场,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完善和规范土地市场秩序,大力推进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

对征用农民集体土地可引入市场机制,政府只参与管理、协调和合同签订等工作,这样就可以杜绝“暗箱”操作和侵害农民利益事件的发生。积极开展农用地合理流转的试点和推广工作,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政府应继续提高调控土地市场的能力和水平,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手段,严控土地供应总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合理配置土地资源。

三、提高土地利用率,积极稳妥推进城市化

现阶段,中国城市化水平达到37%,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必须改变传统的城市扩张模式,走内涵挖潜,盘活存量土地为主的路子。积极引导城市建设利用闲置土地、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建筑容积率。随着农村人口向城镇逐步转移,对农村居民点可重新规划整理,北方重点做好旧村改造工作,提倡综合开发和集中成片建设;南方重点做好迁村并点工作。

四、清理、整顿开发区,健全审批程序

由国土资源部牵头组织国务院有关职能部门对全国各类开发区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清查,对一些无人投资或投资不到位,闲置、荒芜两年以上的土地,政府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交由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恢复耕种;对一些未办理审批手续或私自改变用途的,责令限期整改。开发区的设置、审批应遵循实事求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充分论证、民主参与的原则。

五、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少耕地的灭失

2002年,中国自然灾害毁坏耕地5.64万公顷,占当年耕地减少的3.5%,所造成的损失占当年GDP的3%左右,高出发达国家几十倍。因此,应采取工程技术、生物技术,加大对大江大河和荒漠化区域的综合治理力度。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退耕还林还草的有关方针政策,恢复植被,加强生态建设。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农用地可持续利用百度百科-耕地

耕地保护

(1)进一步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大力推进土地整治工作,促进耕地质量保护。2011年全国超过10000个土地整治项目通过验收,新增农用地近24万公顷,新增耕地23万多公顷,总投资超过220亿元。耕地占补平衡在内涵上要充分体现耕地数量与耕地粮食产出水平、经济效益的协调一致性,对建设占用的耕地不仅要“有补充”,新增的耕地更要“有人种、能产出、得收益”,确立“数量-质量-生态平衡”的新内涵。既要坚持把土地整治尤其是耕地整理作为实现耕地保护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要从提高产出总量的角度不断加大中低产田的改造力度,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和改造中低产田,确保耕地质量不降低。要注重采用经济手段,充分调动中央、地方、企业、农民等耕地保护主体的积极性,理顺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此外,还要通过建立多种激励机制,从政策上、资金上、指标上对耕地大省、粮食主产区、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等给予奖励与补助,探索建立耕地保护奖励基金,加大表彰和奖励力度,并引入社会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土地整治项目保修制度和项目施工质量责任追究制度。

专栏4 各地积极探索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践

2011年2月,国土资源部会同八部门组织开展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农村土地整治清理检查。从2006年开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已经进行了6年,先后四次共下达增减挂钩周转指标73.9万亩,试点涉及省份共27个。从清理检查情况看,大多数试点地方注重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绝大多数地方严格按项目区进行规范管理,并做到建新拆旧控制在县域范围内,基本上做到了“总量控制、封闭运行、定期考核、到期归还”。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具有积极意义。一是促进了土地复垦整理,加强了耕地保护,项目区实现了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总量不减少、耕地质量不降低的目标;二是优化用地结构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我国农村建设用地比较粗放,通过增减挂钩,可有力促进闲置、低效农村建设用地的整理,切实提高土地利用率;三是增减挂钩提供的建设用地,弥补了农用地转用指标的不足,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推动了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大了城乡统筹的力度。

各地积极探索如何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重庆“地票交易”、天津“宅基地换房”以及江苏“万顷良田建设工程”等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重庆“地票交易”模式。重庆2008年依托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利用级差地租原理,把闲置、废弃或节约的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形成权利凭证后,在农村土地交易所公开交易,从而转化为可在全市规划建设范围内使用的建设用地指标,即地票。“地票”作为一种新事物,使固化、不可转移的土地资源实物化,以票据形式转化为可流动的资产进行交易,是中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构建城乡一体化建设用地市场的一项重要探索;“地票”价格统一;操作超越了传统的“挂钩”试验的行政区界限;先复垦还耕,验收合格后增加的耕地指标再上市拍卖,降低耕地复垦风险。

天津“宅基地换房”模式。“以宅基地换房”指在国家政策框架内,坚持承包责任制不变、可耕地面积总量不减少,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高水平规划设计和建设一批有特色、利于产业聚集和生态宜居的新型小城镇。农民用自己的宅基地,按照规定的置换标准无偿换取小城中的一套住宅,迁入小城镇居住,同时由村、镇政府组织对农民原有的宅基地统一组织整理复垦,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规划建设的新型小城镇,除了规划农民住宅小区外,还要规划出一块可供市场开发出让的土地,并以土地出让获得的收入平衡小城镇建设资金。具体来讲,就是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用村民现有宅基地统一置换小城镇的楼房,实现农民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小区集中、耕地向大户集中,农民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2006年天津作为国土资源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第一批试点。

江苏“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江苏省以“有效集聚潜在资源,有序统筹城乡发展”为主题,将农村土地开发整理复垦与增减挂钩政策相结合,于2009年启动“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具体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规划,按照城乡统筹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为载体,以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为抓手,通过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将农村居民迁移到城镇,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建成大面积、连片的高标准农田,优化区域土地利用布局,实现以农地集中、居住集聚、用地集约、效益集显为目标的一项系统工程。

(2)西部地区违法用地相对突出

全国共发现土地违法行为7万余件,涉及土地面积5万多公顷,同比分别增长5.8%和11%(图13);从区域分布看,西部地区违法用地相对突出,违法用地面积占全国的45.6%,同比增长75.2%;从违法用途看,交通基础设施等重点工程项目较为突出;从违法主体和违法性质看,企事业单位“以租代征”违法用地进行非农建设问题较为突出。

图13 土地违法案件本年立案和涉及土地面积情况

农村土地承包流程怎么走

一是选举承包工作小组。承包工作小组一般由村党支部、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的部分成员和一定数量的村民代表组成,由村民选举产生,成员候选人的具体推选办法,各地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农民群众的意见确定。 二是拟订并公布承包方案。承包工作小组产生后,主要任务就是拟订承包方案。承包工作小组应当认真学习《农村土地承包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并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拟订承包方案,并在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内予以公布,使全体村民了解承包方案。承包方案不能违背法律法规,不能以村规民约代替法律规定。 三是村民会议讨论通过承包方案。承包方案公布后,一定时间,应当召开本集体经济经织成员的村民会议,讨论、通过承包方案。承包方案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方可通过。 四是组织实施承包方案。按照承包方案规定的原则、方法和要求,将土地承包到每一个农户家庭。 五是签订承包合同。按照承包方案承包土地后,应当由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承包方签订承包合同,完成整个承包工作。承包的具体工作由承包工作小组承担,但签订合同的应当是发包主,通常是集体经济经织。发包方的代表通常是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有的地方是村民委员会主任),承包方的代表是承包土地的农户户主。承包合同一般要求一式三份,发包方、承包主各一份,农村承包合同管理部门存档一份附本。

我的世界pe如何做耕地

自然生成:
  耕地会自然地出现在NPC村庄,上面生长着小麦。一片片耕地被原木围绕。但是,有时候这种耕地块会被生物踩踏而变成泥土块。只有在玩家或者任何生物(除了蜘蛛)跳上去时,才会被踩踏。玩家可以通过跳跃时潜行来避免踩踏耕地或作物。
  耕种:
  如果你需要种植游戏中的种子(小麦、南瓜和西瓜)或作物(胡萝卜和马铃薯),那么必须种植在耕地上。生长出来的西瓜和南瓜方块不需要出现在耕地上,他们可以长在任何泥土或者草块上方。但是它们的种子必须种植在耕地上。为了开始耕种,你需要合成一个锄头,使用锄头右击可以使一块泥土或者草地变成一块耕地。
  一块耕地刚产生的时候是干涸的。如果附近有水,耕地会变成湿润的。种子可以种植并生长在任意一块耕地上。把火把放在已种植的耕地附近,能够让作物在晚上甚至在地下生长。这么做也可以防止攻击性的生物在附近诞生。
  走上或跳上一块南瓜或西瓜方块,并不会对其产生影响,但是走上或跳上它们的根,有可能将其踩坏。当一块方块放到耕地上时,耕地将会恢复成泥土。这种情况也包括自然生成的方块,比如当一个西瓜或者南瓜长出来时。不同类型的种子在干涸或者湿润的耕地上生长情况各不相同。
  像树苗、蕨、草丛、花这样的植物也可以种植在耕地上,但是他们也可以被种植在泥土上。而蘑菇、甘蔗、仙人掌则无法种植在耕地上。
  跳到一块耕地上可能会导致其变成泥土,并且可能掉落种在上面的种子,但是其他类型的植物不会被踩坏。
  湿润耕地:
  湿润的耕地是耕种的首选。经过一个昼夜多一点时间,一个小麦种子会在湿润的耕地上经历一个完整的生长周期。
  湿润耕地的条件:
  为了让一块耕地变成湿润的,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周围水平的4格之内必须存在水,包括对角线;
  2.水必须和耕地等高,或比耕地高一格。
  在耕地和水之间的方块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举个例子,一片9x9的耕地,把中心的格子换成水,则所有耕地都会被湿润
  耕地也会被雨水湿润。 当雨停止,或者周围的水被移除的话,耕地会在几分钟之后干涸。
  耕地退化:
  在一定条件下,一块耕地会“退化”成一块泥土,不管耕地原来是什么。如果满足以下条件,退化就有可能发生:
  如果很长时间内,耕地块干涸,而且没有任何东西种植在上面。
  如果玩家或任何其他生物跳到方块上太多次。(在Minecraft1.1之前,在耕地上行走地太频繁也会踩坏耕地,除非使用潜行状态)
  如果活塞臂推到耕地块上方,比如使用活塞收获成熟的小麦时
  如果活塞将耕地向下推。
  如果一个固体方块覆盖在耕地块的上方(比如南瓜或西瓜在上方长出)。
  如果一个末影人传送到耕地块上方。
  有用的技巧:
  周围4格竖直和对角线内有一格水,耕地会变得湿润。知道这个以后,我们能找到最有效的耕作方式,能让我们在更少的空间内种植更多的植物。大家通常会以一行作物、一行水的方式耕作,这是一种不错的策略,但是如果你想在更小的空间获得更大的产量,你应该这么做:把4x4的格子变成耕地,再在角落处放上一格水,这比一行8格耕地加上一行8格水的产量更加多。如果你把耕地配置成一个8x8的矩形,你就能最大化种植面积。
  注意:
  你不可以在耕地的顶部或者侧面放置火把。
  泥土可以从任何一面(除了底面)被耕种。
  用锄头耕作上面存在另一块泥土的泥土,它也会变成一块耕地,即使这块耕地无法被使用。如果此时,再用锄头耕作与这样一块耕地水平邻接的泥土,那么前一块耕地会变回泥土,后一块泥土也不会被耕种。这样做,锄头依然会受到每次1点的损耗。
  降雨会缓慢地和随机地湿润耕地。
  梯子和活板门不可以吸附在耕地上面,但告示牌可以。
  一块泥土可以传递红石信号(如:泥土的下方放置红石火把,则泥土周围4格会有红石信号),但是一块耕地却不能传递,所以,我们可以把它当做一种有用的开关。
  耕地比一个正常方块的高度低一点点。

栏目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