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土壤耕作工具

土壤(中国主要的土壤有哪几种类型)

时间:2024-06-19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39 栏目名: 土壤耕作工具 文档下载

包括5个亚类,43个土属。潮土面积209913.27公顷,占全市土壤面积的15.77%,是石家庄市的第二大土类。据赞皇县、平山县、灵寿县、行唐县4县统计,发育在残坡积母质上的土壤,沙质沙壤质面积18.80万公顷以上,占发育在残坡积母质土壤34万公顷的55.40%。其中,均质型的分布最广、面积最大,达46.67万公顷。2,土壤无论对植物来说还是对土壤动物来说都是重要的生态因子。

土壤、植被

土壤是土地资源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循环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的物质组成和迁移,能量的接受和转移对土地的利用方向及生产效益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1.2.5.1 土壤类型

根据1979~1986年石家庄市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统计,石家庄市土壤面积1331337.4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4%。土壤类型有棕壤、褐土、石质土、粗骨土、新积土、风沙土、潮土、沼泽土、水稻土、盐土、山地草甸土等11个土类、22个亚类、81个土属、270个土种。其中以褐土和潮土的分布最广。成土母质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很大,石家庄市的成土母质主要有7种类型,一是残积坡积物,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区;二是黄土母质,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区;三是洪积冲积母质,主要分布在山麓平原上部及西部丘陵山区的河谷附地,在这种母质上发育的土壤是良好的耕作土地;四是黄土状洪冲积物母质,广布于平原地区,现多为较肥沃农田;五是冰渍物母质,主要分布在赞皇县的花林一带,现已大都开垦为耕地,种植耐旱作物;六是河流冲积母质,主要分布于山麓平原末端及山地丘陵的河漫滩上,现已多垦为农田;七是风积物母质,呈沙丘状分布于河流故道,多有草丛、灌木生长。

棕壤面积29704.13公顷,占全市土壤面积的2.23%,主要分布在平山县蛟潭庄、秋卜洞、杀虎一线以西灵寿县南营西北漫山上部,井陉县寺掌林场,赞皇县桃花垴至嶂石岩一线。海拔一般850~1900米,即中山林线终止线。包括2个亚类,6个土属。

褐土面积861647.47公顷,占全市土壤面积的64.72%,是石家庄市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土类。自山麓平原的中部,即海拔45米,至中山海拔1300米均有分布。包括5个亚类,43个土属。

粗骨土面积200481.47公顷,占全市土壤面积的15.06%,主要分布在行唐县、平山县、灵寿县、元氏县、赞皇县、井陉县、鹿泉市等县(市)的低山丘陵区。包括2个亚类,5个土属。

潮土面积209913.27公顷,占全市土壤面积的15.77%,是石家庄市的第二大土类。主要分布于山麓平原的中下都,即海拔45~25米之间地带。包括4个亚类,23个土属。

石质土、新积土、风沙土、沼泽土、水稻土、盐土、山地草甸土7个土类面积都比较小。多则不足3333.33公顷,少则200公顷。

1.2.5.2 土壤质地和土体构型

土壤质地是土壤的主要物理性状之一,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

总的来说,石家庄市土壤质地偏轻,多为沙壤和轻壤。据土壤普查资料介绍,全市沙土面积31603.27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2.37%;沙壤质面积252581.20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18.97%;轻壤质面积1012847.13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76.08%;中壤质面积33353.07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2.51%;重壤质以上面积953.20公顷,占土壤总面积0.07%。

从地域分布上看,新乐市、正定县、无极县、晋州市等县(市),由于受大沙河、磁河冲积摆动的影响,土壤质地轻。山区丘陵地带,发育在残坡积母质上的土壤也较轻。据赞皇县、平山县、灵寿县、行唐县4县统计,发育在残坡积母质上的土壤,沙质沙壤质面积18.80万公顷以上,占发育在残坡积母质土壤34万公顷的55.40%。

全市耕地土壤以轻壤为主,沙质、沙壤质面积只有4.33万公顷,黏质土壤只有666.67公顷左右。

土体构型对土壤水分、养分运行关系密切。石家庄市耕地土壤土体构型有中薄层型、漏沙型、蒙金型、均质型、松散型、紧实型6种。其中,均质型的分布最广、面积最大,达46.67万公顷。其特点是通体轻壤,底土层夹有沙壤或中壤质地的土层。质地比较均一,土体比较深厚,土质不沙不黏,通透性好、保水保肥性强。水、气、热、肥比较协调,是农业生产上较为理想的土体构型。

1.2.5.3 土壤养分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含有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多种养分,而且在土壤物理性状上,对水、气、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对土壤结构也有重要的影响。它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

《石家庄市土地志》提供资料显示,按全国土壤养分分级标准,石家庄市土壤表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一级面积38015.60公顷,占土壤面积的3.07%;二级面积31239公顷,占土壤面积的2.52%;三级面积94536.53公顷,占土壤面积的7.63%;四级面积707656.73公顷,占土壤面积的57.40%:五级面积293253.67公顷,占土壤面积的23.67%:六级面积73975.47公顷,占土壤面积的5.97%。从分级情况看,四、五级面积占80%以上,这说明石家庄市土壤表耕层有机质含量不高,属中等偏下水平。

1.2.5.4 植被情况

石家庄地区植被属暖温带针阔混交林,现在的植被类型由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组成,据初步统计,植物资源合计2500余种。其中,草本植物占80%以上,木本植物有44科74属144种,乔木有26科35属75种,灌木有23科34属43种。主要植被有杨树、柳树、国槐、刺槐、臭椿、香椿、红椿、合欢、柽柳、胡枝子、葛藤、紫穗槐、黄栌等。

1.2.5.5 主要农作物情况

石家庄市主要农作物有优质玉米、小麦、棉花等,品种多、种植面积大,是河北省粮、棉主产区,现已发展成为中国北方绿色农业基地。

中国主要的土壤有哪几种类型

中国的土壤发生类型可概括为红壤、棕壤、褐土、黑土、栗钙土、漠土、潮土(包括砂姜黑土)、灌淤土、水稻土、湿土(草甸、沼泽土)、盐碱土、岩性土和高山土等系列。

1、黑土

大兴安岭中南段山地的东西两侧,东北松嫩平原的中部和松花江、辽河的分水岭地区。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3~3℃,年降水量350~500毫米。

植被为产草量最高的温带草原和草甸草原。腐殖质含量最为丰富,腐殖质层厚度大,土壤颜色以黑色为主,呈中性至微碱性反应,钙、镁、钾、钠等无机养分也较多,土壤肥力高。

2、砖红壤

海南岛、雷州半岛、西双版纳和台湾岛南部,大致位于北纬22°以南地区。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3~26℃,年平均降水量为1600~2000毫米。

植被为热带季雨林。风化淋溶作用强烈,易溶性无机养分大量流失,铁、铝残留在土中,颜色发红。土层深厚,质地粘重,肥力差,呈酸性至强酸性。

3、黄绵土

又称黄土性土壤,广布于黄河中游丘陵地区。土壤色泽与母质层极相近,质地均匀,疏松多孔,耕性良好,有机质含量低,仅0.5%,矿质养分丰富。

扩展资料

成土因素学说的基本观点可概括为:

①土壤是一种独立的自然体,它是在各种成土因素非常复杂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②对于土壤的形成来说,各种成土因素具有同等重要性和相互不可替代性。其中生物起着主导作用。土壤是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气候和地形条件下,活有机体作用于成土母质而形成的。

土壤并非生来就具有肥力特征,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跟生物发育一样,土壤发育也有一系列的过程。其中,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是土壤形成的五大关键成土因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土壤类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土壤

土壤有什么用途

土壤的用途:  
  1,土壤是岩石圈表面的疏松表层,是陆生植物和陆生动物产生的根源性基质和基底。土壤不仅为植物提供必需的营养和水分,而且也是地球上生物赖以生存的栖息的表层。
  2,土壤无论对植物来说还是对土壤动物来说都是重要的生态因子。植物的根系与土壤有着极大的接触面,在植物和土壤之间进行着频繁的物质交换,彼此有着强烈影响,因此通过控制土壤因素就可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产量。对动物来说,土壤是比大气环境更为稳定的生活环境,其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幅度要小得多,因此土壤常常成为动物的极好隐蔽所,在土壤中可以躲避高温、干燥、大风和阳光直射。
  3,土壤是所有陆地生态系统的基底或基础,土壤中的生物活动不仅影响着土壤本身,而且也影响着土壤上面的生物群落。生态系统中的很多重要过程都是在土壤中进行的,其中特别是分解和固氮过程。生物遗体只有通过分解过程才能转化为腐殖质和矿化为可被植物再利用的营养物质,而固氮过程则是土壤氮肥的主要来源。这两个过程都是整个生物圈物质循环所不可缺少的过程。

关于土壤的资料

土壤是地球岩石最表层经亿万年风化和生物活动所形成的物质。迄今为止,绝大多数作物都是在土壤上栽培。土壤是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的交汇点。普通人常常认为土壤只是固体。其实,土壤由固体颗粒、土壤溶液和土壤空气三部分组成。土壤由固体颗粒构成有大小孔隙的土壤结构,土壤水分(溶液)占据土壤的中小孔隙,土壤空气占据土壤大孔隙。 土壤固体大颗粒称为砂粒,中等粒径的颗粒称为粉粒,细小颗粒称为粘粒。根据三种土粒含量不同,将土壤分为12类,其中较为典型的有三种:砂粒含量特别多的是砂土;粘粒含量特别多的是粘土;而砂粒、粉粒、粘粒三者比例相等的是壤土。壤土的土壤耕性最好,土壤水气比例最易达到理想范围,土壤温度状况也较易保持和调整,也就是说,壤土的土壤物理性质最理想。砂土往往气多水少,温度易偏高。粘土则水多气少,温度易偏低,紧实粘重。 土壤水气比例对土壤氧化还原电位有影响。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影响土壤中一些微量元素的有效性。水多气少使土壤氧化还原电位降低,铁、锰等离子大多还原为有效态,但也容易从土壤中淋失。 土壤矿质颗粒和有机质颗粒都带负电,对土壤中的阳离子有吸附性。土壤粘粒所能吸附的盐基阳离子总量称为阳离子交换量,土壤粘粒上吸附的阳离子与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不断进行交换,达成动态平衡。施肥或通过其它途径进入土壤溶液的养分阳离子大多先被土壤粘粒吸附,待植物根系吸收利用掉溶液中的养分阳离子时,被吸附的交换性阳离子再逐渐解吸释放进入土壤溶液,补充被吸收的部分。养分由土壤到植物的机理当然比这样简单的描述要复杂得多。 阳离子交换量中钙、镁、钾、钠四种碱性离子所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比叫做盐基饱和度。做盐基饱和度较高的土壤肥力较高,土壤pH值也较高。 土壤pH值包括土壤活性酸度和潜在酸度。土壤活性酸度土壤溶液中表观的H+活度,而潜在酸度与阳离子交换量(又称土壤缓冲能力)有关。 现在越来越强调土壤管理的重要性。土壤管理主要涉及对土壤物理性质的保1.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它处于四大圈层相互接触的过渡地带,是陆地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第二,是地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场所,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 第三,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扎根立足的条件,并能为植物生长提供肥力。 2.土壤的肥力特性: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这是土壤的本质属性,也是土壤与其他地理要素的一个根本区别。 土壤肥力是一种天然的能力,并非施了化肥才具有肥力。它是指能同时并不断地供应和调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土壤是为农业服务的。土壤肥力的高低与农业生产有直接的利害关系。 土壤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可从两个方面来说明: 一方面,土壤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自然资源,即没有土壤也就没有农业;另一方面,土壤是一种可更新资源,但有一个前提条件,即须合理使用和保护。否则,会使土壤肥力下降,土地贫瘠,变成荒漠。 参考资料:土壤教材 护,同时兼顾土壤化学性质,与土壤耕性、土壤肥力和防止土壤侵蚀有关。

栏目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