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黄河流域省际水质责任考核体系,并纳入地方政府一把手的责任考核工作中。切实保护黄河周边流域的自然资源,加大监控力度,如发现周边生态资源有被破坏的情况,必定严查破坏人,并把事件向社会公布,警戒此行为再次发生。黄河泥沙90%来自中游,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是治黄的根本。
治理黄河措施
治理黄河的措施1、我找到的是开展水土保持工作,采取的途径是造林种草,使土不下坡,清水长流。同时结合打坝淤地、修筑梯田等工程,以减少入河的泥沙。在组织管理方面,把黄土高原的治理‘分割’到一家一户,治理后所得的经济收益,归农民自己所有,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经过近几年的综合治理,现在晋、陕境内的黄土高原地区,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减少了2亿吨。
2、我找到的资料是:要减少黄河的泥沙,首先要恢复黄河流域的植被,然后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地利用当地资源,做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3、我找到的是为了做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40年来,在黄土高原上已修筑了数以万计的坝库工程,植树造林,绿化了许多荒山、荒坡,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万平方公里,不安建成了千万亩水平梯田、条田和坝地,使黄土高原的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4 、高度重视黄河源头治理。进一步加大对黄土高原的植被面积,退耕还林,黄河含沙量增大主要是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植被的破坏,过度发展畜牧业而造成的,国家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制定法律法规,严禁过度砍伐黄河流域周边树木,有限制性地发展区域畜牧业,充分利用黄河自然资源的同时,注重保护黄河生态资源,走黄河资源可持续发展之路。
5、构建完善的水功能区管理体系。相关水利部门要强化对河水区域排污限制总量的监督管理。流域管理机构要对流域各省(区)污染源治理和排污总量的消减与控制污染进行监督核查,力争实现重点水域水资源状况的根本好转,有效控制和改善流域性污染的恶化局面。建立黄河流域省际水质责任考核体系,并纳入地方政府一把手的责任考核工作中。
7、加大宣传黄河文化,弘扬黄河精神。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黄河文化与人类社会活动息息相关,进一步加深对黄河文化价值认识,注重黄河文化圈的培养与维护,营造学习黄河精神的良好环境。让人们认识到黄河是一种精神资源,一种精神依归。让人们有意识地保护黄河资源。
8、逐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国家相关部门编写有关黄河的宣传手册,通过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下发到群众手中,组织学习黄河文化精神,黄河自然资源对人类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意识地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使保护黄河自然资源能的行为继续传承。
9 、加大有关破坏黄河资源资源,影响周边自然生态的惩治力度。切实保护黄河周边流域的自然资源,加大监控力度,如发现周边生态资源有被破坏的情况,必定严查破坏人,并把事件向社会公布,警戒此行为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