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具图片(唐朝农民创新制作了哪些农具?这些的农具有什么特点?)
农具有哪些(附加图片)
农具有木犁,耙,耧,镰刀,锄头,石铲,石刀,石磨盘等等。木犁 以牛牵引用于翻土,犁铧、犁壁为铁制,余皆木制。80年代后,平原多以机耕,山区尚有少量使用。
耙 用于耕后碎土,呈长方形,木架铁齿,耙架上装10余把铁刀片,以刀片滚动切碎泥块。
镰刀 俗称割刀,呈月牙状,刀口有斜细锯齿,尾端装木柄,用以收割稻麦。50年代受苏北、山东大镰刀影响,刀体、刀柄稍有加长,为今收割常用工具。
锄头 用于松土、削草。可分劈草锄、阔板锄、开山锄等。
耧 也叫耧犁。据东汉崔寔《政论》记载,耧犁是西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所发明,其使用方法和功效是:“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这种耧犁就是现在北方农村还在使用的三脚耧车。耧车有独脚、二脚、三脚、甚至四脚数种,以二脚、三脚较为普遍。王祯《农书· 耒耜门》记载,两脚耧的具体结构为:“两柄上弯,高可三尺,两足中虚,阔合一垄,横桄四匝,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
农耕工具图片及名称
农耕工具名称
一、犁
- 传统的木制犁,表面覆盖着铁制的犁铧,用于翻耕土地。
- 现代的电动犁,通常由拖拉机带动,更加高效和精确。
名称:犁是用于翻耕土地的工具,通常由铁制的犁铧和木制或金属制的犁架组成。
二、锄头
- 传统的锄头,通常由木头和铁制成,用于松土和除草。
- 现代的锄头,通常更加轻便和锋利,可以更快速地完成工作。
名称:锄头是一种用于松土和除草的工具,通常由木头和铁制成。
三、镰刀
镰刀是一种用于收割谷物和草地的工具。
名称:镰刀是一种用于收割谷物和草地的工具,通常由金属制成。
四、耙子
耙子通常用于将土地整理得更平,便于种植。
名称:耙子是一种用于整理土地的工具,通常由金属或塑料制成。
五、水车
水车是一种古老的灌溉工具,用于将水从水源运送到田地。
名称:水车是一种古老的灌溉工具,通常由多个轮子和桨片组成。
以上就是一些常见的农耕工具及其图片和名称。这些工具在农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帮助农民们进行种植、收割和灌溉等作业。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现代化的农耕工具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农具,但这些传统工具仍然在某些地方被使用。
锄头放家里影响风水吗?
锄头属于农具,农具是一个农民的基本工具,它是不能随便摆放的。1、不宜放在门后面农具切记不要放在门后面。把农具放在门后面是农村家庭中最常见的一种情况。因为放在门后很顺手,出门和回家时拿取都非常方便;所以很自然的养成了一个习惯。风水上,把农具放在门后面会挡住门神的路,或者绊住门神的脚,这是很忌讳的,会给家人带来不顺。
2、不宜放在楼梯下农具最好不要放在楼梯下。现在农村基本都是小洋楼,地方宽,房子又盖的大;有些人为了充分利用空间,把楼梯下的那个空间用来放杂物,而农具就会经常被收纳进去。从风水上来说,楼梯下有东西会影响事业和学业的上升通道,是很忌讳的。
3、不宜放在门口农具也不宜放在门口。农村小孩子都知道,大人们干农活回来除了将农具放到上面说的两个地方,还喜欢放在门口靠着。有的时候,农具上面占有泥土,怕拿到房子里面会搞脏,所以直接放在大门口靠着,这也是很忌讳的。
唐朝农民创新制作了哪些农具?这些的农具有什么特点?
1、灌溉工具:筒车。又叫水转筒车。随水流而自行转动,竹筒把水由低处汲到高处,一昼夜可灌田百亩以上,功效远较翻车为高。自三国时期用于灌溉的翻车发明以后,一直是用手摇的,到唐代时出现了脚踏翻车和牛转翻车,功效大大提高。唐代还出现了立井水车,亦称为井车,是一种以木桶相连用来提取井水的水车,一直在北方农村沿用,在旱地农业中发挥重要作用。2、耕作工具:曲辕犁。又称江东犁。轻便的曲辕犁,结构完善,犁架小,便于回转,操作灵活,既便于深耕,也节省了畜力:一头牛即可挽拉,改变了以往二牛抬杠的牵引方法。自此我国耕犁基本定型。唐代出现的耘爪,既是耘禾工具,也是为了避免指甲被泥沙磨损,故也可视为劳动保护工具。
3、整地工具:碌碡。又称“碌轴”,石制的圆柱形农具,一端略大,一端略小,宜于绕着一个中心旋转。用来轧谷物、碾平场地等。
4、谷物加工农具:水磨。唐代的水磨比以前更加先进。动力还是通过流水启动。最能够说明唐代水力石转磨发展水平的,要数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一幅《闸口盘车图》了。从整个建筑群的比例看,水磨和水磨下面的水涡轮,就占据了画面中高大异常的整个中央大厅,确可算得上是庞然大物,整个场面气势恢宏,建筑雄伟,服务人员众多,足见这种被称作“盘车”的水磨,在当时是被何等的重视,进而说明水磨对于社会是何等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