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土壤耕作工具

土壤耕作的目的有哪些(深耕土壤到底有什么用?为什么种植农作物前都要求深耕土壤?)

时间:2025-01-04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土壤耕作工具 文档下载

土壤耕作的目的有哪些(深耕土壤到底有什么用?为什么种植农作物前都要求深耕土壤?)

深耕土壤到底有什么用?为什么种植农作物前都要求深耕土壤?

深耕可以优化土壤结构。

适宜的耕作深度取决于表土的厚度、地块合理的整地时间和种植的品种。对于多年未深耕的地块,要逐年加深,达到深耕要求,不得直接翻至玉米整地所需的标准深度,以免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发育。对于翻耕土壤较深的地块,可直接翻耕,以满足玉米生长发育的技术要求。对于耕层土壤较薄的地块,尽量不要使用深耕技术,因为稍微深耕就容易把犁底层弄破,造成漏水漏肥。一般来说,整地深度可以控制在25-30 cm。这样的深耕既能满足玉米根系生长的需要,又能避免因深耕过深而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

在深耕后,土壤活性可显著提高。从原来的紧实状态到现在的疏松状态,土壤通透性大大增强,土壤中矿物质养分的利用和有机质的分解加快,不易受旱。大大提高了土壤保水、保肥、保水的能力,改善了土壤的供肥性能,使作物能有良好的生长环境,健康出苗,小麦根系生长迅速健康,远离病虫等干旱。

比如冬小麦的根系主要分布在0-50 cm土层,0-20 cm土层的根系占总根系的70-80%,而10-40 cm和40 cm以下土层的根系仅占总根系的10-15%。所以一般深翻的深度是20到30厘米深。但土壤性质不同,深翻深度也不同。例如,沙土,如果是软土,深度可以适中,而黄粘土和底土的深度应该适中。为了不翻底土,可以逐年加深;山区沙质土壤较薄,为了保肥保水,应以不损伤犁底层为原则,确定适宜的深耕深度。针对我省冬小麦收获晚、播种早、时间紧、农活重的特点,部分地区采取集中劳动力和商业力量,收割、翻耕、播种连续作业。

土壤耕作的土壤耕作的目的

(1)改善土壤结构根层的土壤适度松碎,并形成良好的团粒结构,以便吸收和保持适量的水分和空气,促进种子发芽和根系生长。
(2)消灭杂草和害虫。将杂草覆盖于土中,或使蛰居害虫暴露于地表面而死亡。
(3)将作物残茬以及肥料、农药等混合在土壤内以增加其效用。
(4)将地表弄平或作成某种形状(如开沟、作畦、起垄、筑埂等)以利于种植、灌溉、排水或减少土壤侵蚀。
(5)将过于疏松的土壤压实到疏密适度,以保持土壤水分并有利于根系发育。
(6)改良土壤。将质地不同的土壤彼此易位。例如将含盐碱较重的上层移到下层,或使上、中、下三层中的一层或二层易位以改良土质。
(7)清除田间的石块、灌木根或其他杂物。

苗圃地土壤耕作有哪些作用

苗圃地土壤的深耕细作是壮苗高产的重要保障,这是因为,合理的土壤 耕作,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疏松和加深了耕作层,从而改善了土壤 的理化性质。二是翻动了上下层土壤,促使下层土壤更好的熟化,也使 上层土壤恢复团粒结构。同时具有翻埋杂草种子、作物残茬,混办肥料 、消灭病虫害的作用。三是平整了土壤表层,不仅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也为灌水、播种、幼苗出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总之,通过深耕细作 ,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保水保肥能力,减少杂草,为种子萌发、插条 生根、苗根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栏目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