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耕层构造的测定和分析(耕层厚度、土壤容重、紧实度这三种如何测量)
耕层厚度、土壤容重、紧实度这三种如何测量
实验四:测定土壤容重与总孔隙度一、目的与意义
土壤容重是指在自然结构状态下,单位体积土壤的烘干重量,通常以克/立方厘米表示。该数值与土壤的质地、结构、有机质含量及紧实度密切相关。通过土壤容重的数值,可以计算出土壤的总孔隙度、空气含量以及特定耕层深度的土壤重量。
二、方法原理
环刀法是一种测定土壤容重的常用手段,其操作简便但需重复多次以获得准确数值。该法使用钢制的圆筒(环刀)切割土壤样品,将土壤充满其中后称重,并测定土壤含水量,从而计算出单位体积的烘干土重量。
三、所需仪器
1. 环刀:一个圆形的钢筒,底端锋利,上端配以环刀托以便压入土壤。环刀体积为100立方厘米(高5厘米,直径5.05厘米),附有底盖。
2. 削土刀、小铁铲和木锤。
3. 天平:感量分别为0.1克和0.01克。
4. 铝盒、干燥器、坩埚钳、10毫升小量筒。
5. 95%的酒精一瓶。
四、操作步骤
1. 首先对环刀进行称重。
2. 在选定的田块上,用小铁铲平整采土处,将环刀刃口朝下,上端装好环刀托,然后用小锤轻击托柄,使环刀垂直插入土壤中。插入时需保持环刀平稳且用力均匀,避免过猛导致震动。
(注:文本内容改写与纠正至此,若需继续请提供后续部分。)
如何检查土壤耕作的质量好坏?
(1)耕深及有无重耕或漏耕玉米标准化耕作措施都有对土壤作用深度的指标,如翻耕深度、播前耙地、开沟深度等。这些指标与玉米出苗、根系发育等有密切关系,所以是耕作质量的重要指标。检查深度可在作业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作业完成后,沿农田对角线逐点检查。有无重耕和漏耕可以由作业机工作幅宽与实际作业幅宽求得。重耕会造成地面不平,且降低工效,增加能耗;漏耕则会使玉米出苗不齐、生长不匀,引起田间管理的各种障碍。生产中如果出现大面积耕作深度不够和漏耕,则需返工。(2)地面平整度地面平整度是指地块内不能有高包、洼坑、脊沟存在,否则会引起农田内水分再分配而导致一块田地土壤肥力和玉米生长的显著差异。尤其对灌溉农区和盐碱土壤,平整度更是重要的质量指标。
土地平整度检查,必须从犁地作业开始把关,如正确开犁、耕深一致、没有重耕和漏耕等。辅助作业的平地效果只有在基本作业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见效。(3)碎土程度要求土壤碎散到一定程度,即绵而不细。理想的土壤团块大小应该是既没有比0.5~1.0毫米小的土块,也没有比5~6毫米大的土块。因为微细的土粒将堵塞孔隙,而大土块会影响种子与土粒紧密接触取得水分和阻碍幼苗出土。
土壤碎散程度,间接反映水分状况。在过湿或过干的情况下耕作是造成大土块的原因,出现这一情况,说明土壤水分已大量损失,所以检查碎土状况的同时要检查耕层墒情。检查碎土程度的质量,通常是以每平方米地面上出现某一直径的土块数为指标。同时也要检查在耕层内纵向分布的土块,这些土块的存在是造成缺苗、断垄的主要原因。
在过干时耕作所造成的土块,只有等待降雨和灌溉后去消除它们,过湿时耕作所造成的土块,如耕后水分合适,应及时用表土耕作将土块破碎。
伏耕晒垡和秋耕冻土存在的土块,有利于耕层的熟化。因此,土块的多少和大小不作为检查的内容,这些土块经干湿和冻融作用,十分容易破碎。(4)疏松度过于紧实和过于疏松的土层均对玉米生长发育不利。检查疏松度一要抓住耕层有无中层板结,二要注意播前耕层是否过于松软。
由于土壤过湿或多次作业,耕层中容易形成中层板结,而地表观察不易发现。所以疏松度的检查不能观察土表状态,而要用土壤坚实度测定仪,检查全耕层中有无板结层存在。破除中层板结的较好办法是播前全面松耕以及玉米现行后及时中耕松土。
播种前耕层不能太松,太松不仅使种子与土粒接触不紧,而且使播种深度不匀,幼苗不齐,甚至引起幼苗期吊根受旱。播前或播后镇压可调节过松现象,一般是播前松土深度不超过播种深度为宜。(5)地头、地边的耕作情况机械化生产的单位,因农具起落、机车打弯,地边、地头的耕作质量常被忽视,所以玉米生长较差,影响平均单产。犁地、播种按起落线作业,并有精确的行走路线,才能改善和提高地头、地边的耕作质量和玉米生长状况。
采集样品的特点有哪些?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样品的采集和处理一、范围
适用于各类食品样品的采样。
二、采样用品
灭菌探子、铲子、匙、采样器、试管、吸管、广口瓶、剪子、开罐器等。
三、样品的采集
在食品检验中,所采集的样品必须有代表性。食品中因其加工批号、原料情况(来源、种类、地区、季节等)、加工方法、运输、保藏条件、销售中的各个环节(例如有无防蝇、防污染、防蟑螂及防鼠等设备)及销售人员的责任心和卫生认识水平等均可影响食品卫生质量,因此必须考虑周密。
1、采样数量
每批样品要在容器的不同部位采取,一般定型包装食品采取一袋/瓶(不少于250g)及散装食品采取250g.
2、采样方法
(1) 采样必须在无菌操作下进行。
(2) 根据样品种类,袋装、瓶装和罐装食品,应采完整的未开封的样品。如果样品很大,则需要无菌采样器 取样;固体粉末样品,应边取边混合;液体样品通过振摇混匀;冷冻食品应保持冷冻状态(可放在冰内、冰箱的冷盒内或低温冰箱内保存),非冷冻食品需在1℃~5℃中保存。
3、 采样标签
采样前或后应贴上标签,每件样品必须标记清楚(如品名、来源、数量、采样地点、采样人及采样时间等)。
四、送检
样品送到微生物检验室应越快越好。如果路途遥远,可将不需冷冻样品保持在1℃~5℃环境中(如冰壶)。如需保持冷冻状态,则需保存在泡沫塑料隔热箱内(箱内有干冰可维持在0℃以下)。送检时,必须认真填写申请单,以供检验人员参考。
五、检验
微生物检验室接到送检申请单,应立即登记,填写实验序号,并按检验要求,立即将样品放在冰箱或冰盒中,积极准备条件进行检验。
各食品微生物检验室必须备有专用冰箱存放样品。一般阳性样品,发出报告后3d(特殊情况 适当延长),方能处理样品。进口食品的阳性样品,需保存6个月,方能处理。阴性样品可及时处理。
检验完后,检验人员应及时填写原始记录,签名后,送质控办出具检验报告。
如何检测土壤肥力
测土配方可以自己买检测仪器,价格在几千至一万,添加高端功能的价格高一些。不过农民老表可以直接取样拿到当地土肥站检测,一般都是免费的(更新:乡镇县的一般是免费但是没有正规的检测报告,市里的有检测报告,但收费。所以测土不是什么难事,配方的话一般农作物国家都有制作测土配方后的施肥标准。买的仪器里有存很多农作物的配方数据可以直接快速的知道应该怎么配方施肥。
土壤肥力是反映土壤肥沃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衡量土壤能够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的能力。是土壤各种基本性质的综合表现,是土壤区别于成土母质和其他自然体的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土壤作为自然资源和农业生产资料的物质基础。 土壤肥力按成因可分为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前者指在五大成土因素(气候、生物、母质、地形和年龄)影响下形成的肥力,主要存在于未开垦的自然土壤;后者指长期在人为的耕作、施肥、灌溉和其他各种农事活动影响下表现出的肥力,主要存在于耕作(农田)土壤。